在这个充斥食品添加物的年代,你是不是也常觉得,成分标示中那一大串添加物很难懂?
但是厂商都敢标出来了,应该没问题吧!而且一直都是这样吃,好像也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,就逐渐对这些陌生的化学名词视而不见了?
使用合法添加物就是安全或良心食品吗?
法规许可的合法添加物,确实经过专家学者严谨评估使用方法及限量标准,以降低在人体中产生的危害。
但很多食物,像是糖、盐、蔬菜、水果等等,都是人们长期食用后,才确认它们的安全性,但添加物是现在科技的产物,大多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,推断「对人体是否有危害」。
动物实验中,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添加物,会给人体带来哪些细微的影响,例如:过敏、肠胃不适、恶心等,且动物体并不能完全代表人体,在动物身上发现致癌性,不一定就会在人体发生;同样地,在动物体没有毒性,也不代表对人体就没有影响。
少量的添加物,不会让你感觉到明显不适,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,一日三餐都可能吃到加工食品,而其中的添加物累积在体内,也是可能超量,或产生其他加乘的效应,长期下来会造成肝脏负担,可能引发身体疾病、增加罹患癌症风险等。
添加物可以带来制程及保藏的便利性,有些添加物更是加工过程必须使用的。
但过多非必要的添加物,则可能改变食品的营养跟风味,也让我们无法判定鲜度及质量,还让很多人误以为食品就该这么香、这么甜、颜色这么鲜艳,所以并非使用了合法的添加物就是好的产品。
标榜无添加可能危害更大!?
许多产品宣称,「不含防腐剂」、「不含色素」、「不含味精」等,你是不是觉得相对放心,应该优先选购呢?
可是却发现,宣称不含防腐剂的产品,却可以久放不坏;没有添加色素,颜色却鲜艳美丽;没有使用味精,味道却鲜美无比,这可能是加了比防腐剂、色素、味精等更不好的添加物!
大家常把添加物的重点,放在「防腐剂」、「色素」、「味精」上,其实添加物有上千种之多,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留心注意!
除了防腐剂以外,许多调味剂、甜味剂、香料,同时也具有防腐的效果,过量防腐剂对人体会产生危害,法规对于使用限量有明确的规范,但其他调整风味的添加物,多数是厂商可以视实际需求使用,有过量的风险,还倒不如就接受「适量」的防腐剂!
大家对味精普遍有不好的印象,是因为吃太多味精,会口干舌燥、恶心、身体不适等,可是味精在天然食品中也存在,比起其他添加物,成分还相对单纯及安全。
你是不是觉得味精不好,而改用鲜味粉、调味粉或鸡汤块等产品呢?
但仔细看这些调味品的成分,其实还是含有味精,而且除了盐、糖、油以外,其他都是添加物,真的比较健康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