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少吃淀粉、多吃高脂肪食物的「生酮饮食」,在网络上刮起一股旋风,这种标榜可以降血糖、抗癌、瘦身的饮食原则,真有如此神效?
Q1:什么是「生酮饮食」?
简单来说,所谓的「生酮饮食」即是采用高脂肪、极低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模式,也就是说,将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降降低到小于5%(正常为50~60%)、蛋白质维持10~20%,并将脂肪比例提高到80~90%(正常为20~30%)。
在正常状态下,三餐吃进的糙米、五谷饭、等淀粉醣类食物,是维持生理运作主要的能量来源,醣类如果不足,身体会先将蛋白质的一部分作为能量来源消耗,再不够就会把脂肪转变成热量,而且过程中还会产生燃烧不完全的中间产物-「酮体」,达到所谓的「生酮饮食」。
「酮体」可以替代葡萄糖作为产生能量的原料,制造身体所需的能量,这也是为何北极熊冬天可以躲在洞穴中长达5个月,不必进食却不会饿死的原因。
但其实,生酮饮食是用于治疗「癫痫」的疗法,当血液中的酮体达到一定程度时,同时会制造特定的神经传导物质,缓解癫痫发作的状况。
Q2:生酮饮食能抗癌?
有些人宣称生酮低醣饮食藉由不摄取醣类,可以妨碍癌细胞吸收营养,燃烧脂肪产生酮体供正常细胞使用,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却是本末倒置。
身体主要热量来源是「醣类」,当身体内的醣类充足,就能让蛋白质做原本份内该做的工作-修补、建造身体组织,而不必充当热量来源。
因此,癌症病人应该先吃足够的饭、再吃肉类,如此热量够了,蛋白质就能完全用来修复、建造损伤的身体组织,才能维持生理正常运作。
(原本用于治疗「癫痫」的「生酮饮食」,一般民众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肌肉流失、骨质疏松、便秘、肾结石、疲劳等额外副作用。)
Q3:生酮饮食真能瘦身?
生酮饮食能减重,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生酮饮食藉由强迫身体燃烧「脂肪」而非碳水化合物,确实有助于达到减肥的作用,但每日的脂肪摄取要提高到80~90%,长期下来可能会增加血脂、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。
Q4:生酮饮食适合糖尿病友?
糖尿病友使用生酮饮食,虽然能短时间改善血糖。然而,站在糖尿病专家的立场,「均衡饮食」才是王道,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暨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许惠恒如此表示。
一般正常人的胰岛素,可以调节酮体对身体的危害,因为酮体而中毒的机率并不高;不过,本身有血糖问题的糖友,因为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足,这个时候施行生酮饮食就很危险了,过多的酮体堆积在体内,恐会出现酮酸中毒!
一旦酮体成为细胞的能源,对身体长远来说将会造成伤害,尤其是肾脏、心血管、肝脏等器官。
糖尿病友若坚持使用生酮饮食,许惠恒提醒,一定要咨询医护团队,是否需要调整药物,避免低血糖;监测肝、肾功能;应补充水分,避免电解质不平衡。
此外,长期低醣、高脂饮食,还会造成额外的副作用,包括肌肉流失、骨质疏松、便秘、肾结石、疲劳等,切莫掉以轻心。
正常情况下,并不建议一般人贸然尝试生酮饮食,除非是有癫痫等精神患者,但一定要在医师及营养师的督导下才能进行。